吴昊: 把学生装在心里的 “魅力女神”

期次:第11期    作者:学生记者 程琳 赵衡 高扬 摄影/赵明悦   查看:548


学生记者 赵明悦 摄

  人物简介:吴昊,1981年出生,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2000年考入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专业,2007年获同校硕士学位,2011年6月获得中国海洋大学与加拿大联邦政府农业部Guelph食品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我校任教。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教育厅科技发展计划1项、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子课题1项;获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我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和校级先进个人称号。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及EI收录12篇。
  微风清凉,日光灿灿。生物楼外的草地上,食品学院的吴昊老师一身休闲装扮席地而坐,时而歪头思索,时而露出笑容,与记者轻松交谈。
  深造,让思维方式更灵活
  2000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原本寄希望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吴昊被阴差阳错地调剂到食品科学专业。随着对食品专业的了解加深,她愈发喜欢这个专业。“未来不是一眼能预见的,只要脚踏实地,尊重兴趣爱好,每个行业都能出人才。”吴昊说。
  在研究生导师汪东风的鼓励下,吴昊萌发了赴加拿大读博的念头。到了加拿大,吴昊首先要熟悉中外教学理念上的差异。国外的学生惊讶于吴昊竟然能口算出25×25的结果:原来,在他们的认知中,老师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方法与思维。
  在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南瓜中类胡萝卜素的实验中,面对泵压总是明显偏高的结果,受到东方思维模式限制的她想到了各种操作环节可能出现的差错,重复操作半个月却依然没有得到理想数据。偶然间,一位加拿大学生提出可能是检测压力的传感器出了问题,这令吴昊茅塞顿开,“我更换了压力传感器,一切迎刃而解。”吴昊笑着说,“我的思维模式固定在操作环节的问题上,从来没有想到过是机器本身在误导我。”
  通过一年多的加拿大留学,吴昊接触到了国外先进的科研设备与技术,更重要的是,随着与外国师生的交流愈加深入,她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成了她解决科研难题的“利剑”。
  精心准备每堂课
  从加拿大留学归来后,吴昊从知识的“受教者”转变成了“传授者”。初站上讲台的那段时间,吴昊只是照本宣科。渐渐地,她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汲取,他们对知识的‘消化’才是课堂的意义所在。”
  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吴昊以案例为突破口,然后顺水推舟切入主题。在讲授“果蔬罐藏”一章时,吴昊以法国大革命为切入点,讲述罐藏的历史,充分调动起课堂的积极性。“每到周二周三中午,我们都盼望着下午吴老师的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1404班的孙玉蕊告诉记者。
  “要当好老师,一定要先当好学生。”为了讲好一门课,吴昊通常将市面上能买到的教材都储备下,一遍遍翻阅后取其精华传递给学生。吴昊表示,老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积累,这桶水还必须是‘活’水,“任何学科都是不断发展的,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手段是一种艺术。对于吴昊而言,老师上课的态度是师德的一种体现,老师与演员有着相似之处:每堂课都是一场表演,上课铃响便意味着表演开始,只有充满激情的表演才能吸引学生。
  与学术研究一样,教学需要勇于创新和不断挑战。“要上好一门课,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教学时,就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魅力老师不“高冷”
  谈吐风趣幽默、课堂氛围活跃、自信与气质兼具,吴昊私下被一些学生称为“女神”。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学生们感受到自己被老师放在了心中。
  平日上课时,吴昊时常通过观察本科生的听课状态,判断学生的类型然后因材施教:对于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学,吴昊会多向他们讲解考研方向动态,引导其踏上更高层次的科学之路;对于注重实践的学生,则多鼓励他们参加创新立项项目。
  “你们总说对现在不满意,那么是否想过自己付出了多少?”“每个方向适合于不同的人,你们的人生不是仅有一条路可以走。”……在吴昊的课堂上,如此“鸡汤”并不少见,她的大学故事、自身感悟都会成为课堂的“彩蛋”。“我希望学生们能挖掘到向上的动力,借此思考自己应该怎样正确面对生活。”吴昊说。
  在课下,吴昊与学生们的交流十分密切。“我对吴老师真是又爱又恨,‘爱’她让我们吃得健康,‘恨’她又让我们少了一道美食。”食品科学与工程1403班的潘映君告诉记者,原来,课前潘映君正与舍友讨论着网上美味的蜜饯,吴昊开玩笑道,“看了下节课的短片,你可能就不觉得蜜饯美味了。”果然,观看了黑作坊加工糖制食品视频后,潘映君对蜜饯的印象大打折扣。在16级研究生张潇心中,吴昊就如大姐姐一般,“我跟吴老师交流完全没有代沟,到了郊游季节,她还会抽空陪我们外出爬山踏青。”
  教学生踏实搞科研
  虽说师生相处融洽,但吴昊丝毫不放松对学生的培养。她一直保持的严谨态度,则是受其国外导师John Shi的影响,“导师作为农业部的senior scientist,依然每天都是最后一位离开研究中心,经常凌晨一两点钟还在加班。”吴昊表示,希望将这种科研态度传递下去。
  由于经验不足,有的学生在检索文献时,只会机械地下载资料,吴昊便会与他们一起分析文献中心,教会他们辨别所需。在具体实验中,吴昊细致严格地为学生把关,保证实验方法正确。有时,学生们交上的电子版项目书较简略,实验方法不完全正确,吴昊则会在一旁加上满满的批注,附上对项目书的整体意见,返回给学生要求修改,“从初稿到定稿,修改四五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吴昊笑着说。
  对学生负责并不意味着包办其科研上的一切。“我不希望学生成为简单任务的执行者,他们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时,吴昊会为他们制备详细的目标,逐渐引导后激发他们拥有自身想法。“任何问题都要有一个讨论的过程,我希望从中听到反驳的声音。”为了让研究生更好地与老师们沟通,同办公室的数位老师选择与学生共用实验室。
  “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教他们踏实才是搞科研的心态,我的理念都是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形成的。”吴昊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