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呼唤

———再次学会读书

期次:第17期    作者:作者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政协常委。本文为作者为学校第十一届读书活动月而作   查看:81

在我国创建科举制度的千余年间,苦读书、 多读书、 会读书, “学富五车” , 始终是 “中举者” 的专利。20 世纪初以来, 它又成为 “大学生” 、 “学者” 的专利。道理很简单, 不读书、 读不多、 不苦读、 不会读的人, 哪能中举?哪能考上大学?秀才、 进士、 举人, 同大学生这一称号本身, 也就自然成为 “读书者” 的标志。可谁曾想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这种被奉为 “理所当然” 的事情, 却被大打折扣了, 甚至被无情的颠覆了。

2017 年 9 月 22 日,台湾知名女作家,曾做过马英九时期台湾文化部长(2012-2014) , 在大陆青年学生中也有很大影响的龙应台,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演说, 她以万般无奈的心情和语言, 描绘了这样一种状况:当全球化和网络时代像海啸般涌来之时, “我们这代人以及我们之前的不知几代人的价值基座已被瓦解,我们脚踩的只有不断移动的流沙。……其中, 在这个变局里, 年青一代不仅不读经典作品了,更可怕的是他们根本不读整本书了。” 读书是读书人的本分,读书人不如饥似渴地、 整本整本地读书,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当然, 这些话可能有些绝对。因为当代认真读书、博览群书的大学生和青年才俊, 并非凤毛麟角。但是, 这种现象和趋势, 确实非常严峻。在网络浏览的影响下, 包括青年学生在内, 人们阅读图书、经典作品的热情在不断减退。青岛大学“全民阅读研究院” 发布的青岛市全民阅读调研报告显示: “2016 年,青岛市成年居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45 本,电子图书阅读量为 2.73 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授在微博上发的一段话,也反映了这种趋势的严峻性, 他写道, 现在 “只看手机不看书, 已经源头无水、 肚里没词、 提笔忘字,快成 ‘文盲’ 了。” 互联网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为此, 本文就问题出现的原因、 互联网时代读书的意义和方法, 谈点思考和粗浅的看法, 同大家共勉。

 一

  这里所说的 “互联网时代” , 主要指以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影响力而划分的时代,它不同于国际政治意义上的时代划分。近几十年来,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 微信、 微博等群聊和网络社交、 电子商务的出现及发展,已开创了一个全新的、 导致社会巨大变革的、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互联网时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悄悄地潜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般渗入人们的意识。当人们突然发现时, 大家谁也无法离开网络、 电脑和手机了。一人一部或多部手机, 睡前、 醒后, 吃饭、 娱乐、 旅行, 甚至在厕所里, 不管何时何地,不管干什么,匆忙利用一切空暇之时进行手机浏览。有时会感到, 没有网络、 电脑和手机, 就像没有意志一样, 迷惘、 彷徨, 什么也干不成, 什么也不想干,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 “手机成瘾症” 。由此不仅产生一个全新的名词“低头族” , 而且低头行路的严重性,已到了需要利用法律手段予以制止的程度。今年 10 月 24 日,美国檀香山市议会通过法规:过马路看手机, 初犯罚款 15-35 美元, 再犯罚 75-99 美元。 有些人痴迷手机到如此程度, 是人们和社会意料不及之事。

互联网时代,本是由科技革命推动社会深刻变革、 快速发展的伟大时代。就读书、 学习、 科研而言, 它为人们随时随地学习、 积累知识, 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平台、 各种各样的机会,它能迅速、 及时、 准确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满足各种要求, 因此, 它为想学习、 想读书, 具备一定知识、 一定基础、 一定能力的人开创了广阔的学习时代、 提升科研水平的时代, 也为青年学生的读书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和便利。一句话, 它为读书、 学习和科研,创造和提供了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达到和比拟的优良条件。

但同时,它也对正常意义上的学习和读书, 传统的读书方法、 读书方式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正常的学习进程、 学习方法, 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许多人已逐步用网上特别是手机上的浏览、 阅读, 取代了图书阅读、 经典阅读, 并由此造成了三种可怕的误判和错解。

第一个误判和错解:把网络浏览,特别是手机浏览同读书学习的关系、同形成自身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的关系错误联系。

这就涉及到 “学习”是什么?这是一个本源性的问题。

从辞典对学习的定义而言:指通过阅读、 听讲、 思索、 研究、 实践等途径, 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就人一生学习成长而言,又可具体分为学校学习和广义学习两部分。

学校学习主要指: 启蒙、小学、 中学、 大学间的课堂教学、 课本学习、 图书阅读和课外辅导。大学期间还包括实习、 专题研究和研讨等。

同时,学校学习还是形成个人自身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的重要过程,因为任何人的成长, 自身知识结构、 知识体系的形成,必须经过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窄到广、 由薄到厚的全过程, 谁也没有捷径可走,即所谓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而完成上述任务的主渠道、正确途径,就是课堂教学、 读书阅览、 社会实践, 且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博览群书来完成,没有任何东西可完全取代。

正是这一时期,大家通过不断学习和读书,逐步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形成了自身知识体系、 知识结构和能力,即所谓 “十年寒窗, 一举成名” 。同时, 这一时期的学习和读书,对个人的后续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著名漫画家华君武, 为此还做了一幅画, 题为 “少壮不读书, 老大徒伤悲” 。

从广义, 即更广泛的角度上说, 人们通过生存生活, 社会活动, 获取知识和经验, 也属于学习的范畴。由此而论, 网络浏览和阅读理应属于学习的一种形式,如果把握得当,也可以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是, 它只能是学习的一种形式, 决不能把它等同于读书学习的全部内涵,更不能以它取代读书学习,形成知识体系、 知识结构的全过程。

当前, 对许多青年学生, 甚至包括许多成年人而言, 最大的问题, 并不在于电脑和手机浏览,而在于他误判和错解了这种浏览与读书学习的关系,把它当作了或客观上当作了读书学习的唯一途径,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到了网络浏览上,有的人甚至在课堂上也难以摆脱手机信息的吸引。更严重的是, 有的人已沉迷此道, 无力自拔。

青少年时期是漫长人生的最好时光, 是读书学习形成自身知识体系, 获取人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黄金时期” , 如果许多人不迅速从上述误判和错判中摆脱出来, 摆正读书学习和网络浏览的关系,后果将极为严重。可怕之处在于它会不知不觉地引导青少年脱离正确的学习道路、正常的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成长过程。

第二个误判和错解:把网络信息和资讯直接等同于知识,把个人获取信息和资讯直接等同于自身知识的本身。因为信息、资讯,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知识,也不能直接成为每个人的知识。至少,它同知识还不完全是一回事。

知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哲学命题,属于认识论范畴,学界对它的解释分歧很大。但尽管如此, 有三点共识仍足以说明问题。

第一, 从总体上说,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是人类把客观世界的事物,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总结、 凝练, 而形成的系统认识、 正确的科学结论。

第二,知识是人们把正确的认识成果, 通过教育传授和书籍, 一代代积累和传承下来的系统成果和科学结论。

第三, 作为个体的人而言, 这种系统成果和科学结论,并不能直接等于每个人的知识。因为每个人只有把他接触到的外部知识, 通过自身的思维, 转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 进入大脑, 存储于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之中, 形成记忆,方能成为自己的知识。

上述三点也是知识同信息、资讯的区别。

网络资讯和信息,之所以不能笼统地称为知识,因为其中许多东西并没有被证明是正确、 科学的结论, 它同课堂教学、 经典阅读、 实习实践完全不同, 因为后者属于正常的、 直接的知识传授。

还有一点更加重要,网络资讯和信息的基本特征是海量、 破碎、 快速, 他以孤立、 破碎、 发散的方式, 如潮水般海量涌来, 为确保读者兴趣, 往往又以醒目、刺激、 悬念的标题吸引人们, 又由于信息滚动和迅速更新的原因,它又快速地被覆盖, 被其它信息取代。正如有人形容的那样, 这是一个信息和资讯泛滥的时代,他以碎片化的信息和资讯的形式,散落在广阔的维度, 快速涌来, 快速消退, 所以人们只能快速跟进, 快速浏览。

有统计认为,中国有近14 亿人口,随时有 8 亿多人在网上浏览。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 但它证明, 网上浏览已成为人们的一种 “生活方式” 。由于上述基本特征,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只能“快餐式” 、 “扫描式” 的浏览, 只能满足于 “知道了” , 或 “看到了” , 很少有深思的余地, 久而久之, 这种 “生活方式” 将会被定格为“习惯” 。这样一来,大部分网络资讯和信息, 不仅无法成为读者所需要的知识, 读者反而很容易被信息潮裹挟, 趋向潮流,趋向时髦,导致精神平庸化。这和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学习, 已大相径庭, 南辕北辙。

针对上述现象, 有人形象比喻为: 在这种 “快餐式” 、 “扫描式” 浏览面前, “人的大脑变成了各种观点和资讯的跑马场, 空留一片蹄印, 别的已很少留在脑海之中了。”

还有人研究后得出这样一种结论,这种方式使人们对文字的感知变得迟钝, 字斟句酌地阅读已成为过去。因为大部分时间, 人们看后即忘, 少有深思。这就是网络浏览同图书阅读的最大区别。

第三个误判和错解:把网络文学阅读,等同于图书阅读、经典著作阅读。

图书阅读、 经典著作阅读, 不仅是青少年丰富知识、 巩固成果、 拓展知识领域,形成和完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更是陶冶情操、 涵养心灵的重要途径,所以,大量阅读图书和经典作品, 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 必经阶段, 即所谓 “博览群书”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当前,网络图书阅览,虽是查找资料、翻阅经典的好方法,但他同图书阅读, 特别是图书通读, 有着很大的区别,因为图书阅读,特别是通读的重要特点是学思结合, 而网络阅读, 只能是 “轻阅读” , 大部分属于查找资料性阅读、 浏览性阅读, 所以, 仅有网络阅读, 还是不够的, 正确的方法应是二者结合。

还有一种更值得高度警惕的事情,就是网络文学的传播。当前, 网上除存储大量的已出版图书和经典外,每天还产生着大量的被称为 “网络文学” 的作品。这些作品绝大部分属于“玄虚仙侠小说” 、 “霸道总裁式小说” 和 “小仙人” 、 “小神人” 式小说, 这些作品良莠混杂, 很多处于 “亚健康” 和 “不健康” 的状态。由于它还追求情节离奇,快读不累,消遣娱乐, 所以拥有大量的读者。再加上它主要通过手机和电脑传播,而且还能按每个读者的兴趣选择, 谁爱看什么, 它就会自动收集, 随时提供大量的此类作品, 使读者无法自拔,这恰好适应了青少年的特点。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每周阅读网络小说超过 3 个小时的中小学生超过 17.4%, 购买网络小说出版物的超过 45.2%。

这种状况已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因为它不仅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图书阅读、 经典阅读, 冲击着他们正常的文本理解,甚至影响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正确的表达能力,降低了他们的阅读品位和文学素养。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 更会因沉迷于低品质的阅读, 丧失了学习兴趣。

当然,对上述三种误判和错解的社会影响, 还应进一步加以研究和评估, 但目前, 对它的广泛性和严峻性, 应保持清醒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青少年和学生的解释、 教育和引导。

 二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 月 23 日确定为 “世界读书日” 。近十几年来, 我国也在积极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发出了 “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的号召。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论断,为实现这一目标, 报告又再次强调 “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这充分说明, 互联网时代大力推进全民读书,推进青少年和学生的图书阅读、特别是经典作品阅读活动,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读书仍是人们获取知识、形成自身知识体系的基本途径

“书” 是什么?书最初的含义是书写,正如许慎在 《说文解字》 中的解释: “书,箸也” , 箸: 指写作和记载。把这些写作和记载的东西装在一起, 就是书籍。所以,“书” 具有书写、 记载和书籍两种含义。

在我国古代, 书是写在竹片上、 布帛上的文字和记载, 正如 《说文 · 序》 所说:著于竹帛谓之书。古代欧洲, 书写和记载文字的羊皮卷就是书。如果以 《尚书》 作为我国书籍产生的标志,那么它已有2500 余年的历史。

纸和印刷术发明后, 文字印在纸上,装订成册,表现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一本本图书, 得到了广泛传播, 并进入百姓之家,所以它是人类阅读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今天,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不仅具有了巨大的图书存储量,而且其传播的速度与广泛性、 查阅的方便与快捷性, 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所以, 它再次创造了人类阅读史上的革命。但是应该明确, 这两次革命还是传播和阅读领域的变革,它并没有使图书的内涵发生任何变化,相反, 这两次变革的意义, 仍来自图书记载和图书内容的意义。

概括起来说,图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记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生存和生活的知识、 探索与求知、 思想与学说、 经验与教训、 文学与艺术、 科学与技术等等。文字发明后, 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 探索者、记载者、 诗人、 艺术家, 他们以自身数年之功, 甚至穷毕生之力, 将他们的观察、感觉、 经验、 思考的问题、 总结、 归纳记录下来, 形成他们的著作, 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记载了各种各样思想、 方法、 知识的图书。为此莎士比亚指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

从历史学角度上说,可以把图书称为 “人类编年史” , 它记载了人类的发展进程,记载了王朝生存与更替的经验与教训, 如 《诗经 · 大雅·荡》 所说: “殷鉴不远, 在夏后之世” , 鉴即铜镜, 就是说夏商灭亡的教训,如同一面镜子,警示后来者。图书记载了这些故事, 同时也承载了这种镜子的功能。当然, 图书作为记载历史的工具,它所记载下的史料,浩如烟海, 应有尽有, 人们可以从自己的追求、爱好和专业等领域,去开掘这些史料。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上说,近代法国著名哲学家, 被黑格尔称为“近代欧洲哲学之父”的笛卡尔指出: “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笛卡尔的同代人, 欧洲近代哲学创始人之一、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更是以极为崇敬的语言把书籍概括为: “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以其创新者的口气, 形象地把书籍定位为: “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财富” 。

当然, 从任何角度和意义上, 均可以概括出书籍在人类知识传承中的伟大意义。为此,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概括了一句谁也不易再超越的名言: “热爱书吧, 这是知识的源泉。”

一个人从识字开蒙到学业功成, 首先就是读书学习的结果。正是从书中获得的知识,逐步构成了其最初的知识体系。在人生的这一时期, 虽然也在社会、家庭、 生活经历中获得了许多经验、 技能和知识,但构成其自身知识体系的基础领域、 基本途径, 还是读书学习的结果。

当前, 无论对在校大学生, 还是青年教师而言,构成自身知识体系的任务十分繁重, 因为 21 世纪对青年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更高、 更重了。概括起来说,大家至少要在三个领域增加知识,形成体系。

一是作为大学生和大学教师,首先应获得与其称号、身份相适应的知识和素养, 至少应包括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经典名著等基础知识和文学素养; 自然科学的常识性知识等等。在我国, 由于从幼教开始的应试教育体制,当代大学生和青年教师需补很多课程。

二是作为自己的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素养。

三是作为自己从事的学科范畴,应具备和达到学科前沿的基本知识和素养。

上述必备知识,为人生发展所必需, 只有长期浸润书海, 苦读圣贤之书、 经典之作, 方能实现目标。即便如此, 许多功成之人, 仍然经常感叹书读的太少了。如陆游的一句名言: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台湾星云大师在去世之前,有段感人至深的论述, 他说: “当今时代, 大部分人不愁吃、不愁穿, 可谓衣食无忧, 房子、 车子、 票子、 娘子、 孩子都有了, 还缺什么呢?我觉得最缺的就是读书。现在社会普遍存在浮躁之风,刹住这股风的灵丹妙药就是读书。”他还很深情地说: “特别是成年人, 要从 《三字经》 读起, 不可逾越。”

(二)互联网时代,读书仍是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的必备条件

中国古代, 人生最大的喜事有两个:金榜题名时, 洞房花烛夜。但完成上述喜事, 首要的就是苦读书, 即所谓 “十年寒窗一举成名” ,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为此, 中国历史上曾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寒窗苦读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人,就是用这些事迹教育和激励自己的孩子。 《三字经》 中的,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 “凿壁借光” 、 “囊萤映雪” 、 “负薪挂角” 、 “悬梁刺股” 等。 即使是这样, 许多许多人仍“名落孙山” 。

今天, 科举制度虽已废除, 人生目标和价值也已多样,但无论哪种人生目标的实现, 仍离不开勤奋苦读。高考也好,公务员、科学家目标也好,甚至目标不高, 做一个工匠、 技师也罢, 哪个也离不开学问和水平。过去有句话: 大不了做个农民,像进城前的祖辈那样, “面朝黄土背朝天” ,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但是在现代农业条件下,农民也逐步成为一种职业, 再过几年, 农民也要持证上岗了,没有一定的学历学问, 连农民也当不成。所以, 读书成器, 永远都不过时。

正如先贤所说: “读书引导人生, 读书能定人生,读书不是证明自己有多聪明, 而是为了获取更多智慧。正是读书,方成就礼贤之士, 诚信、 惟善之人。”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读书仍是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的必备条件。

(三)互联网时代,读书仍是人们启迪心灵、涵养情操、修身正心的灯塔

按照儒家的要求,人生修炼和涵养的最高境界, 就是恪守“君子之道” , 实现“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的目标。这也是作为 《四书》 之一的《大学》 开篇所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把这段话称为“修齐治平学说” , 讲的就是怎样学习圣贤之道, 以达“修齐治平” 和 “君子之道” 境界的道理,就是要求人们苦读圣贤之书,领悟圣贤之道, 按照这样的道理做人。一代又一代儒家传人, 就是按照这个道理, 通过苦读儒家经典, 完成了自己的修身, 并结合本朝实际, 发展了儒家学说。从孟子、 董仲舒、 二程和朱熹、 王阳明到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儒学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发展下来。这些人也成为圣贤, 成为人们修身涵养的榜样。

今天, 虽然修身的内容已广泛的多,特别是互联网又把人们带入更广阔的天地,但是儒家学说作为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君子之道” , 苦读圣贤之书和经典, 努力实现修身、 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目标, 仍是人们修身、 涵养的基本目标,人们仍然要通过认真阅读经典, 触动心灵, 品出韵味, 化作精神。特别是重点内容和要点, 不仅要读, 还要背下来, 铭记心中, 融入生命, 成为人生的座右铭。

不仅如此, 书籍作为哲理的宝库, 还是人们心灵的栖所, 精神家园的殿堂。所以, 读书不仅为了增加知识, 寻求智慧,更是为了启迪心灵, 寻觅精神家园。恰如一句名言: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静心品读、 遍遍研读、 大声朗读经典著作和作品, 会把人带入三种境界: 一是寻到了源头之水,那就是,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感到酣畅通透,才思泉涌。二是引起共鸣, 思绪万千, 如滔滔之水, 奔腾不息, 大有贯通中西、 纵横古今之势。三是登高极目, 宁静致远,“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

可能有人会说,已经 21 世纪了, 我们还能像旧时代的 “腐儒” 那样, 穿着长袍褂, 捧着大本书, 一念三摇头吗?当然,死读书、 读死书的方法必须废弃, 但有学问和教养之人, 毕竟还要做谦谦君子, 还要恪守君子之道。赫尔岑早就警告过:“不去读书, 就没有真正的教养。” 人们也常说, 观察一个人, “有没有读书、 有没有教养, 一目了然” 。

(四)互联网时代,读书仍是基本的人生追求、人生爱好、人生习惯

北宋年间的大诗人、 大书法家、 大文学家黄庭坚说过一段关于读书的话, 千余年间, 被各朝名家和学者反复引用、 引申,旁证注解,并发表了各种各样的体会、 感想, 充斥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之中。中国历史上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很多很多,但没有一个能像黄庭坚这句话那样流传, 时至今日, 论证这段话的 “小文” 仍热度不减。

这段话是: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言语无味。” 用今天的话说, 即: 一日不读书, 尘生胸中; 两日不读书, 言语乏味; 三日不读书, 面目可憎。再解释通俗一点,即: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 读书人, 三日不读书, 礼法道义就不能在胸中贯通, 对着镜子也会厌恶自己,同别人说话, 也觉得说出的话乏味, 一点意思也没有。

现在有人把这句话解释为“读书可美容” , 而且在网上传来传去, 真是贬低此义。这是一段极富哲理、 寓意深刻的劝学篇, 三天只是一个概述, 像毛主席说过的 “三天不学习, 赶不上刘少奇” 。三天不学习就会退步, 人每天都应该读书, 读书应是每天的生活和习惯,绝不是简单的读书可美容的问题。

黄庭坚, 江西九江修水县人, 号山谷道人, 他生于1045 年, 很小就被称为神童,七岁时作《 牧童诗》 : “骑牛远远过前村, 吹笛风斜隔岸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他是在司马光、 文彦博、 王安石、 苏轼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 这些人都很看重他, 苏轼直接是他的老师, 他的诗文、 书法、 学问, 后来也同苏轼齐名。 他关于三日不读书的那段话,苏轼曾原文摘抄, 记在他的文集中。有查证说, 这是黄庭坚同苏轼交谈时说的话,苏轼记了下来。这段话当时就流传很广, 并得到了赞誉。后来, 朱熹、 王阳明都对此高度赞赏。现代以来, 大文学家林语堂、 周国平都直接推崇、 解释过这段话。更可笑的是当代有人在微博上,竟然以直白粗鲁的方式解释了这段话的意义: “一天不读书, 无人看得出; 一周不读书, 开始会爆粗; 一月不读书, 智商输给猪。”
  毛主席虽没有直接评价过黄庭坚这段话, 但他常说,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饭可以一天不吃, 觉可以一天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这同黄庭坚的说法实为异曲同工,就是要把读书化为一种爱好、 生活、 习惯和追求。
  由黄庭坚这段话引发的逾越千年的讨论, 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 读书虽然是增长知识、 增长才干形成知识体系、 实现人生目标、 修心养性的基本途径、 基本方式, 但如果在牢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 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爱好、 习惯和追求之时, 就会从目标意义转向了更高的境界,即真正进入无功利主义的读书境界。一旦达到这种境界,人们读书的目的和目标, 反而会在更高层次得以实现。由此我想起了孔子在 《论语》 中对 “学习” 境界的描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圣人把 “学习” 分为 “知之” 、“好之” 、 “乐之” 三种境界。当人们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爱好之时,实际就达到了“乐之” 的境界,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 哪能不功成名就? 哪能不会成为大师? 这应该就是读书境界的“二律背反” 、 “辩证统一” 吧?
  人们常说, 读书人生有四大好处: 以书为伴, 可闹中取静; 以书为伴, 寻会心相遇; 以书为伴, 得漂泊锚地; 以书为伴,得永恒家园。
  当然,互联网时代推动读书和经典阅读的意义绝非仅仅上述四条,其任务艰巨, 意义多重, 从哪个角度上说, 读书的任务和意义都非常巨大。
  三
  再次学会读书,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不会读书,也不意味着大家过去没有读书,更不在于拒绝利用网络创造的良好读书条件, 因噎废食, 疏堵失当, 而是在于认真探索和研讨互联网时代的读书之路、 读书之道, 守住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正确的读书之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一)网络阅读加图书阅读、经典阅读,守住结合,两利合一,方是互联网时代正确的读书之路
  坚守两者结合, 而不是两者的熔断,并不是两者互为废弃,应是大家很容易接受的道理和方法,问题在于如何实现这种结合, 确保两利合一, 扬长避短。
  首先, 应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 确立图书阅读、经典阅读为本,网络阅读为辅、为用的原则。因为网络图书的主体, 只是图书存储方式和阅览方式的重大变化, 它不仅以文本图书和馆藏资料为源, 而且也没有改变图书资料的内容和形式。所以, 网络图书本身就是以文本图书、 馆藏图书、 经典图书为源为本的。
  当前,新兴起的网络文学虽吸引了大批读者, 但它同文本图书、 经典图书相比, 仍是 “流” , 无法同已构成文化主流的经典图书相比拟。当前, 不在于堵塞网络文学, 而在于对网络文学加以管理, 倡导和推动青少年的图书阅读和经典阅读。
  中国人著书和西方不同,西方盛行的是层层分析、 推理和论证, 形成结论。中国人的著述强调的是微言大义、感悟和融入, 所以要反复读, 甚至大声朗诵,要反复背,通过朗读触动心灵,进入情境, 捕捉感觉, 感悟人生。而图书阅读和经典阅读, 恰是深刻理解图书内容, 感悟其重大意义的最好形式。
  毛主席读书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实例, 重点书籍总是随身携带、 深度阅读、仔细研磨, 打上眉批, 重要观点都要做摘抄。时至今日, 各位大师、 专家无不如此,他们谈读书经验时,还不断告知学生要反复读、 要记卡片。他们担心学生在互联网时代, 由于读书少、动笔少、 不记笔记,影响思考能力,甚至不断降低和弱化对文字的感觉能力。因此应记住我国关于读书的古训: “好记性赶不上烂笔头” 。
  由此可见,无论互联网时代如何发展, 图书阅读、 经典阅读为本的原则不能放弃,在这一基础上坚持两者结合的态度应该发扬。
  (二)网络阅读加“破万卷之书”的恒心,方能更好地实现“博览群书”的目标
  古代先贤和事业大成者都具备一个共同的、 显著的特征, 就是知识渊博, 贯通古今,因为他们的人生目标之一就是博览群书与破万卷书, 以及支撑实现这一目标的恒心。历史上, 一代又一代人, 就是为这一目标, 贵之恒, 而耗尽了青春年华或毕生精力。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少年立志读书, 并在书房贴上了 “识遍天下字, 阅尽人间书” 的对联, 一老者看后, 担心其傲气, 对其加以提醒, 以含蓄的方法加以指点,苏东坡立即醒悟,马上提笔改为: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 这四字之加, 既表明其雄心, 也表明其恒心。
  今天,许多资料在互联网上查阅已方便得多、 容易得多, 但方便与容易并不意味着自然而成, 所以无论网络阅读, 还是图书阅读, 要实现博览群书的目标, 必须贵持之以恒。
  当然, 博览群书、 破万卷书, 并不等于空想, 学习不认真、 功底不扎实, 到头来则会失去学习兴趣, 导致精神疲倦。正是从学思结合的思想出发,逐步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中 “死读书、 读死书不如不读书” 的道理。 《论语》 中说: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 这既属于学思结合的重要方面, 也包含了学习与运用、 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思想。
  “知行合一” 是明代“心学” 创始人王阳明的重要思想。早年, 他作为宋代理学的信仰者, 把 “二程”和朱熹强调的 “格物致知” , 作为认识真理的光明大道, 为此曾出现了王阳明 “格竹” , 即在竹林中盯着竹子三天三夜,以发现和找到朱熹所说的 “理” , 结果累得吐血而无所得。正是从这种疑问出发, 他发展了 “程朱理学” ,认识到仅 “格物致知” 是不够的, 还必须“知行合一” 。
  “经世致用” 是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 黄宗羲、 顾炎武坚持和倡导的重要思想, 他们强调读书学习, 绝非理学家教条化地引证圣人之书、为证而证、不切实际, 而应关注社会现实, 用所学知识解决急迫的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无论是 “知行合一” , 还是 “经世致用” , 同 “学思结合” , 既一脉相承, 也是对我国哲学认识论的重要发展。他们虽没有像毛主席那样,把辩证唯物主义同传统文化思想相结合,全面论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想,但他们已经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已经强调了两者的统一。
  由此可见,无论网络阅读还是图书阅读、 经典阅读, 其最高境界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 “破万卷书” , 还应包括运用和实践, 包括在大地上阅读 “无字书” 。
  破解深奥的 “读书之道” , 同读书人生相辅相成, 只有读书方知 “读书之道”的深奥, 方知还有太多太多的未知之事、未读之书, 恰如 “知,方知不足” , 所以, 学无止境, 读无止境。 “读未见书, 如得良友; 读已见书, 如逢故人” 。把书作为朋友吧, 心领神会, 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