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全国特等奖!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机电工程学院双创教育成就巡礼

期次:第18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杨宗玲   查看:28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到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将激励全社会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擦亮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闪亮名片。——编者
  创新无极限,挑战新动能
  一个学院,10年获奖350余项?
  一年365天.这意味着,平均下来的话,大约每过10天,学院师生就会收到一份来自省尧市、乃至全国的荣誉证书,和一个沉甸甸、金闪闪的奖杯或奖牌。仅仅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的“挑战杯”系列竞赛中,这个学院,就已经获得过28项奖励!
  它是谁,这么"牛气冲天"?
  11 月 18 日,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大赛中,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获得特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同时获得累计创新奖,是山东省高校中本届挑战杯唯一获得特等奖的高校。
  至此,在短短 3 年的时间里,学院在这一全国最高层次的大学生赛事中实现了特等、一等、二等、三等以及累计创新奖的全覆盖!
  相隔几天之后,11 月 26 日,机电工程学院又在全国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上继 2016 年获得特等奖后,又摘得 2 项特等奖(全国仅6 项)。除此之外,学院还先后获得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系列荣誉。
  12 月 1 日,学校召开表彰大会,对获得特等奖的团队给予 10 万元奖励。
  理念引领,政策有力,精准定位、集中发力——深入探索创新教育转型路径
  为推进双创教育,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挖掘创新潜能,2010 年,青岛农业大学正式出台 《大学生科技竞赛管理规定》。这一规定的出台,使整个学校的竞赛管理工作迈入了一个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新阶段。
  按照规定,为鼓励优秀教师参与科技创新指导,学校根据竞赛的学科性质、参赛级别,以参赛队(组)为单位给予相应的工作量补贴;对所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指导教师,再另外给予相应奖励;对于学生,规定明确了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将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对“挑战杯”这一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赛事活动,学校又专门出台规定,奖励国家级特等奖团队人民币10 万元。
  在政策的有利影响下,各学院积极举办、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驶入快车道。  2012 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紧接着将“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列入“特色名校工程”框架之内,纳入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构建之中。“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以第二课堂延伸第一课堂,在取得标志性成果上下功夫,构建了以兴趣为导向、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发展、专业化提升的创新创业团队培养模式,探索出 ‘校级比赛重氛围、市级活动重名次、省级比赛创品牌、国家比赛求突破’ 的转型提升路径。”校团委书记王峰说。
  在政策、条件、平台、理念、人力等各项投入全面加强,花开满园,只需静待时光。
  在接连取得好成绩的良好发展态势下,2015 年 12 月,学校专门召开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专题部署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双创”教育在农大再次升级。
  全面跟踪、全程指导、全心服务、全力攻关——将科技创新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
  本次挑战杯竞赛于 2016 年 9 月启动,备赛过程中,校领导亲自出席模拟答辩会并进行现场指导;团委联合多个部门多次对参赛作品进行打磨,为作品把脉会诊;学校、学院共先后举办 17 次专场模拟答辩会,多方努力提升参赛作品质量;各指导教师更是加班加点对作品进行指导;各学院团委精心指导参赛团队准备现场布展,实战演练决赛过程。
  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后期冲刺阶段更是不容忽视。在本次“挑战杯”省赛及国赛的最后冲刺阶段,学校订制了以“天”为单位、以“小时”为考核点的台账,校内外专家、指导教师、学团干部、学生骨干全程跟踪,做到了跟踪团队“晕对一”,跟踪个人“一对一”,努力实现全方位保障。
  仅就获得特等奖的 《秧果兼收型花生联合收获机》 来说,据指导教师、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东伟教授介绍,从参加校赛、省赛到国赛,得到十余个部门大力支持、共436 人次参与。其中校团委与院团委组织校内外专家论证修改27次、企业参与指导人员112人次、生产样机3台套、加工零配件 8325 个、17 米长的半挂车往返运输 23次、试验示范面积726亩,学校与山东源泉机械有限公司累计投入超过了360万元……“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国特等奖及各项大奖的获得是学校集体智慧、团队协作与忘我拼搏的结晶,展示了学校创新教育的特色和科研支撑的成果,也是指导教师和研发团队多年积累和成效的体现。”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尚书旗表示。
  高水平项目、高水平成果、高水平平台、高水平人才、高水平团队、高水平基地——“六高”工程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016年以来,学院提出了四大工程建设的短期发展目标,努力建设 ‘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专家’,本次成绩的取得和历史性突破也体现了发展目标的正确性。”院长尚书旗教授指出,“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干事创业,实现了2016年纵向科研经费 2500 万元的突破;2017 年平台和科研项目双丰收,实现了 8000 万元总经费的历史性突破,山东省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运行并获得 3000 万元的支持,学院牵头的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 获得了2098万元的支持,以及参与和主持的十三五多项科研项目,体现了科研实力的攀升;这些都为高水平项目、高水平成果、高水平平台、高水平人才、高水平团队、高水平基地这六高工程的实现积累了经验,也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多年来,学院已经建有一支学术造诣深的教学科研队伍,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面向“三农”培养立志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全校创新氛围不断浓厚、创新效果不断凸显的形势下,学院又专门提出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改、以赛促进”为核心的融合驱动大学生创新体系,优化大学生科研助理与创新培养相互推进的机制体制,狠抓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此同时,学校在 60 多年办学历程中积累的农机、农艺融合办学的资源,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传统优势,以及校内外联合、产学研结合、时代主题切合的多要素集聚,应用研究引领、基础研究支撑、平台项目团队助推的多维驱动,创新平台、学科建设、科研项目、教学实践的多要素互动,都使得整个学院”双创”氛围浓厚、优势凸显,成为促成此次获奖的重要因素。“秧果兼收型花生联合收获机”项目开创了花生收获方式的新领域,填补了我国机械装备领域花生收获方法的空白,顺应了国家对农业与农机发展的指导和要求,解决了目前我国农户在花生收获过程中对花生秧蔓利用率不足、浪费严重的问题,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王东伟教授参与挑战杯竞赛指导工作已有 5 年,具有丰富的指导经验。“我深切感受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培养、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不断完善科研、教学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已经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以农业生产装备为主导方向的长效连续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制。”
  年轻意味着敢做,挑战创造未来
  在全员联动的创新氛围下,作为创新团队成员,学生成为真正的最终受益者。这个项目实际上研究历时 4 年,参与项目的刘晓东、苏鑫等多位研究生同学都是从在校读本科生时就参与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直到项目获奖之时,都已经读完了大学四年课程,并成为学院的研究生同学。
  刘晓东是王东伟老师研究生。他从本科阶段开始就开始从事花生、大蒜、胡萝卜、马铃薯等根茎类作物机械化生产装备的设计与研发,现在已经能在科研上独当一面。“记得研一时,听师哥师姐说起他们参加比赛时的经验,我既倾佩又羡慕,也暗自下决心要向他们靠齐,所以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在刘晓东看来,作为青年大学生就应挑战自我,奋勇超越。农机创新围绕国家、社会急需方向,契合农业生产的实际,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新动能,不仅有利于创新型学生培养,同时有利于创业型学生成才。在该学院,第一批于 2014年参加挑战杯的张广军、原鲁明等同学,在毕业后抓住商机,于2016 年创办青岛佳禾农业机械,预计今年销售收入能够突破 1000 万元。
  目前,学院教师团队指导的学生创新团队已形成以智能农机团队为主体的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和聚焦农田之星、智慧农机两支核心品牌队伍,几支队伍研究方向不同,但都围绕农机科研创新进行,已经先后在挑战杯暨学术创新、创新创业大赛以及智能农业装备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党的十九大提出,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今后学校将继续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探讨创新人才机制,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持续增加投入,不断完善条件建设;持续推进整体化,不断扩大学生受益面。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学生工作考核目标体系,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奖励力度;把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中,对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要像奖励其他教学成果一样给予奖励并计入个人业绩,在职称评聘中予以体现;要进一步研究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在学生学业评定、奖学金评定和优秀评选中所占的权重,进一步调动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在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暨挑战杯竞赛表彰会上,党委书记李宝笃为学校双创教育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