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土渐高, 吾与吾生共成长

期次:第5期    作者:刘美媛 郭甜甜 安晓宇   查看:253



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加快学校“内涵式发展”道路建设,学校举办“2017年青岛农业大学第一届卓越教学奖”评选活动。外国语学院隋华老师等10位教师获得我校首届“卓越教学奖”。本报本期起推出“卓越教学”栏目,深入报道10位获奖教师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在全校范围内推介他们的事迹,传播他们的精神。

                                                                                                                    ——编者按

金圣爱,2003 年 10 月进入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任副教授,主讲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土壤学课程,主持参加科研项目及教改课题 16 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计 13篇 ,参编教材2 本,出版专著2 部。

卓越教学,魅力课堂

出众的课业成绩离不开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自有独特的教学方法。金老师的教学方法, 即为 “因材施教” 、“以严管生” 。 所谓 “因材施教” , 就是在讲课内容上兼顾职业性和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即对于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同学,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动手能力; 对于将来考研的同学, 则注重他们的理论需求。

自古严师出高徒,金老师对学生们的要求一刻也不放松,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同学。她常“盯” 着那些学习成绩靠后的同学, 对于不愿意来上课的学生, 就打电话叫他们来上课, 哪怕离下课只有五分钟也要把他叫来。 “我看待学生就像看待自己的孩子, 站在父母的角度对待他们,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金老师告诉记者。

“独轮”到“双轮”,驱动更有力

过去的土壤学着重于为农业生产服务, 国家在农业方面一直是人多地少, 因此培肥地力、追求增产, 解决粮食需求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 土壤学的内容应该有所增加,现代土壤学既要保障优质、 高产、 高效, 又要使环保与之 “并驾齐驱”, 做到 “双轮驱动” 。

据金老师介绍,她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两条主线: 人才培养与农业生产服务兼顾环境。 其中农业生产服务兼顾环境即为 “双轮驱动” 的具体表现。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 金老师笃信着这句话。 “土壤是个开放的体系, 它与外界物质循环、 能量流通、信息交换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我们学习土壤学, 就要注重生态的保护, 推动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正是这种知识理论与关心国家农业现状相结合的观念,金老师的课堂一直充满着吸引力, 同学们听得乐在其中。

论及趣味性,当然少不了同学们最为期待的土壤学野外实习环节。 在进行短期的实习前、培训后, 同学们要到野外挖至少一米深的坑, 通过土壤剖面观察土壤颜色、 层次、 结构等。为观察棕壤、褐土、 砂土等土壤类型, 同学们往往要辗转多地。大家亲自动手实验, 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能体会到土壤资源的珍贵性, 提高环保意识, 深切体会 “双轮驱动” 的必要性。

师生平等,共同成长

一路走来, 金老师受到同学们的欢迎绝非偶然。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不仅要给学生 “定规矩” , 更要和学生“共成长” 。 在金老师眼中, 师生是一个平等的关系, 指导学生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交流是师生关系中的重要环节,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 “我觉得上课与同学们的交流必不可少,通过学生的眼神和表情来判断他们有没有跟上我的思路与讲课速度,来决定要不要放慢一点或者换一种方法讲解这个知识点。 ” 金老师说道。

对于学生们来说,金老师不仅是他们的土壤学老师, 还是他们的 “人生导师” 。 “你喜欢这个专业吗?若不喜欢, 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读大学, 到底应该读什么?” 这是金老师在序言部分留给同学们的问题,也是她希望每一个同学对自己未来规划的思考。“读大学, 不仅要学习知识, 更要培养能力” , 金老师坚信能力培养是“内化” 知识的必经之路。

学生成长的过程对于老师也是收获教学幸福感的过程。对于今后的研究方向,金老师表示, 自己被邀请做 “青岛市小麦产业体系的土肥专家” ,今后的研究方向也会围绕小麦为主, 针对小麦的施肥、灌溉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同时金老师也表示,在教学中会突出国家对农业发展要求的大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 土壤管理和土壤保护等方面的意识。

七尺讲台, 默默耕耘数十载, “教书育人” 这一本职, 金老师一直谨记于心、 付之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