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倾心科研,辛勤耕耘

期次:第9期    作者:□ 学生记者 丁懿萱   查看:134


张翔是我校园艺学院果树专业2017级的硕士研究生,其所在学院的园艺和园林专业已经成为省级特色专业,果树学被划为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在青岛农业大学读研的三年间,他撰写并发表了SCI三区文章两篇和中文核心期刊一篇。2018年主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的红肉苹果花青苷提取液体外抗氧化机理及纳米化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撰写的毕业论文获得了校级优秀论文奖;2020年5月,他作为学术云论坛作物与园艺分论坛报告人,再次斩获一等奖;继而6月份,他被评为我校优秀毕业研究生,为七年青农生活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在初次接触实验时,很多时候我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个问题往往要请教很多人,思路才能清晰,有了研究的大致方向后,还要对其中内容进行把握,如果出现新的知识点,就必须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样实验才可以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关于时间安排的问题”。因为很多实验的反应过程和操作时间都在晚上,所以熬夜通宵对搞科研的学生们来说就成了家常便饭,张翔在采访中回忆道,自己为了做一个体外释放的实验曾经熬过两天两夜,那几天大脑都处在高负荷运作中,疲惫不堪,但得到有效数据后,那种疲惫感又逐渐被巨大的喜悦冲淡。“做实验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无法想象的,给予我们的收获也是无穷的。”他笑着说道。

科研之路虽然艰辛,但导师的鼓励与指导却给了张翔很大的动力。在校期间,张翔经常会和自己的导师沟通,主动探寻实验中所存在的问题,学习实验方向的设计,规划步骤,并在实验有结果时努力将其整合成文章,进一步锻炼自己的科研思维和写作能力。当实验思路凝滞,文章构想没有头绪时,张玉刚老师便会给他指点迷津。张老师是果树育种与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家,教职期间曾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省部以上课题十余项,专业经验非常丰厚。张翔说:“我在初次尝试撰写论文时,总是会感到无从下手,是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为我驱走了心中的困惑。无论是文章的前言、摘要部分,还是最后的结论和参考文献,张老师都会非常耐心地为我讲解,保证了我在写作规范的同时突出个人特色。”“我的第一篇SCI文章就是张老师帮忙修改英文稿的,在他的引领下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提起张玉刚老师,张翔至今还留有不少深刻的回忆。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通过和导师的积极沟通,学生们能够发现问题,重新理清实验的思路,而老师也在这个过程中实时掌握学生实验的进展,及时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除了每天呆在实验室里,张翔还常常会跟随老师到我校位于胶州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实地学习。那里有学校为广大师生开辟的果树、花卉、农作物等各类园区,鼓励学生进行农业科技创新。除此之外,园区还承担了百余个省市级项目,力求向着国际化、信息化、机械化过渡。在那里,张翔学会了果树修剪、枝条嫁接、人工授粉等多种技能,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七年的青农生活让张翔见证了学校中许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风景。说起这个,他感触颇多。“学校的假山已经推平改成大棚基地,我们的中心实验室也购入了许多高端仪器,学校的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在各领域都获得了很多省市级奖项,我很荣幸我是这里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