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影流转 看变迁

    辉煌四十年 起航新征程光影流转 看变迁   1、197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莱阳农业大学改办莱阳农学院。   2、1978年,教职工在宣传栏前查看我校小麦亩产过千斤的喜讯。   3、1989年5月22日,鲁玉10号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次常务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是由作物育种教研室玉米育种课题组刘恩训教授主持的紧凑型玉米杂交品种。经过试验,鲁玉10号亩产超过双千斤,在90年代初已在全国累计推广近一千万亩,增益近两亿元。   4、1992年4月,鲁花11号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由农学系程显述副教授等培育,创夏播花生高产记录,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好,适应性广,蛋白质、含油量高,适合出口。   5、1997年5月,学校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获得优秀。   6、2000年,学校师生举行活动欢度元旦,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7、2000年4月,动科系一宿舍七名女生全部考研成功,被全国近百家媒体报道。   8、2001年7月18日,青岛校区奠基。 2002年7月17日,首批3000余名学子入住青岛校区。 2002年9月19日,青岛校区落成暨2002级开学典礼举行。   9、2001年,康康双双诞生。 11月3日,我国首例克隆牛康康成功诞生,标志着我国体细胞克隆牛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1月6日,第二例体细胞克隆牛“双双”成功诞生。   10、2006年2月22日,在济南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上,我校刘润进教授捧回当年唯一一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1、2007年,经教育部、山东省政府批准,莱阳农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点由山东省莱阳市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   12、2007年5月,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   13、30多年来,学校姜卓俊教授长期服务于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推广草莓种植技术,成为全国知名的“草莓教授”,受到农民朋友的热爱。   14、2008年,学校开启与东营市利津县毛坨村科技合作。十年来,该项目已经成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创造了独具农大特色的“毛坨模式”。   15、2010年,农学院赵延明教授育成的玉米品种“青农105”以一千万元转让,该品种对有“玉米癌症”之称的玉米粗缩病有极强的抗病性。   16、2012年11月,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公布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青岛农业大学被确定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学校启动特色名校建设工程。   17、2013年6月7日,我校与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农业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开启双方全面合作新阶段。 2018年7月12日,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青岛市乡村振兴研究院依托我校建立,双方合作进一步加深。   18、2013年,林琪教授培育的高抗旱耐盐碱小麦品种“青麦6号”经专家实地复测显示,在盐碱地种植亩产达到418. 23公斤,现场的农户和专家皆称“创造了奇迹”。   19、2015年11月20日,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广州落幕,我校《秸秆集束打捆机》作品获得全国一等奖。   20、2016年11月26日,平度校区奠基,学校办学格局进一步扩大袁当前,平度校区各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21、2017年11月10日,植物与动物科学进入ESI前1% 。据2018年11月15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2008. 01. 01——2018. 08. 31十年零八个月时间内,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两学科稳步保持在ESI全球前1% 。这是我校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第7次、农业科学学科第6次,也是两学科第6次同时进入ESI全球前1% 。   22、2018年1月10日,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尚书旗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3、2018年3月9日,蓝谷校区启用,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进驻办学,学校“一校两地,四区一园”的办学格局形成。   24、2018年7月16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增列“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通知》,对25个学科予以建设支持。其中,我校的水产学科为10个有经费支持的立项建设学科之一。这是学校首次进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25、2018 年6 月,我校化学与药学院一“学霸”宿舍的6 位研究生全部考博成功,展现了学校学风建设成效,相关新闻网络传播量达3000 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