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真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 努力推进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

    (上接第一版)校园活动, 成立大学生新媒体联盟, 形成了多平台、 集群化、 矩阵式新媒体格局, 利用社会资源, 安装价值60 万元的室外高清 LED 电子屏和数字宣传栏, 遴选了一批校园文化品牌, 完善了视觉识别系统,校园文化品位和文明水平显著提升。2017 年,学校成功获评“青岛市文明校园”、 “青岛市文明单位”和 “第一届山东省文明校园提名学校” 。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类媒体刊发稿件 3000 多篇次,20 余个主题策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校官微荣登全国高校官微东部明星榜,融媒体中心获 “中国传媒融合年度创新案例” 奖。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被山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学报。(九)内部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坚持深化改革, 不断健全治理体系,推进各项综合改革,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制定了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了青岛农业大学理事会,完善了学术治理和社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围绕学科建设需要,优化调整学院学科布局, 重组、 新建了农学院、 植物医学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 、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农学院、 植物医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和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校院二级管理改革试点,明确了校院两级责权利清单, 初步构建起学校主导、 学院主推、 学院与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以大学章程为核心, 推进了教学、 人事、 学生、研究生、 后勤、 资产等管理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内部管理改革推向深入。坚持分类原则, 出台了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用、 第二聘期岗位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价等实施办法, 进一步完善了竞争择优、 能上能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加强后勤管理, 实现食堂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启用智慧餐厅服务管理智能平台和绿色节能监管平台,实现了后勤管理智能管控和精准监测。强化资产和招标采购执行进展管理,资产和采购效益进一步提升。加强内部控制, 广泛开源节流, 集中财力支持学校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莱阳校区公有住房和住宅区物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各类继续教育办学行为。加强消防管理、 治安治理和安全检查, 有效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加强。推进二级教代会工作, 组织召开了各院部双代会,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 定期向党外人士通报情况,积极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建议,协商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充分发挥工会、 妇委会、共青团、 学生会、 研究生会、 校友会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师生民主参与的常态化进一步巩固。加强了对校园建设、 公共资金、国有资产等全过程审计监督及法律诉讼咨询工作, 为依法依规、 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保障。(十)办学条件和民生保障更加完善按照 “明确定位、 统筹规划、 优化功能、 协调发展” 的建设思路, 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 改善办学条件, “一校两地、 四区一园”办学新格局初步形成。城阳校区, 完成了科技楼、 后勤服务中心、 动物医院、实验动物中心的配套建设并交付使用, 新建教学楼竣工, 全年新增教学科研建筑面积 4.77 万平方米; 投入 3200 余万元实施了校园修建、 校园净化、 校园美化和校园节能四大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城阳校区的教学科研生活环境。莱阳校区, 完成了智能供电系统改造、 教学实训中心建设、 燃气管道铺设、 燃气热水锅炉安装、 道路铺设、 西门外架桥等工程, 办学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平度校区,完成了整体规划和单体设计并全面开工建设, 部分学生宿舍楼已经封顶。蓝谷校区,完成了配套设施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已经顺利入驻。胶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完成了水渠拓宽、粮库房顶防水改造和园区部分生活条件设施改造升级。统筹规划布局实验室框架体系, 落实教学科研实验用房 1.6 万平米,辐射到10 个学院、52 个团队,全年购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5000 余台(件) ,总金额达9640 万元,较好满足了研究团队对实验用房的需求,进一步完善了学科平台条件。不断加强图书资源建设, 增强学科情报分析能力。积极推进档案规范化、 信息化、 网络化建设。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完成了全部硬件设备的安装运行和大部分应用系统的前期开发,大大提高了校园信息化、 数字化水平。关注民生问题。积极探索和落实以“普惠制” 为中心的民生工作机制; 落实高层次人才待遇, 调整遗属补助标准, 发放各类补贴、 奖励, 慰问生活困难的教职工和老同志;做好教职工社会医疗、 生育、 工伤保险等服务工作; 开展了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文体比赛; 建设了城阳、 莱阳校区老年活动中心,离退休老同志的文体活动条件得到改善。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省委、 省政府和学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体青岛农大人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校党委、 校行政, 向为学校改革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全体师生员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在学科建设方面, 优势学科实力不强、 特色不突出, 学科整体水平偏弱, 大部分非农学科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人才培养方面,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还不高, 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较弱, 学生就业层次偏低。在科技创新方面, 科研产出率偏低, 基础研究重视不够, 高水平成果不多, 整体科研氛围不浓, 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瞄准国家重大战略进行科技攻关的主动性不够。在人才工作方面, 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顶尖人才奇缺, 整体水平还不能满足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激发和稳定各类人才队伍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教师比例和能够双语授课的教师比例偏低,中外合作办学尚停留在专科层次,学生国际化程度太低。在改革创新方面, 推进综合改革力度不够,内部治理结构、 校院二级管理、 后勤管理改革、 绩效激励机制等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在作风建设方面, 部分干部主动谋划、 开拓创新、干事创业意识不足,部分教职员工安于现状, 紧迫感、 危机感不强, 学校很多方面工作离师生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一定会正视问题, 直面差距, 采取措施积极加以解决。二、2018年目标要求2018 年,是学校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 加快推进“十三五” 规划的关键一年。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抓住国家、 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带来的历史机遇,以学科建设为统领,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科学研究水平、 社会服务能力和开放办学程度,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以科学发展的新业绩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新建学科平台 3-5 个,争取1-2 个学科进入省市一流学科行列。立项课题 400 项以上,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立项40项以上,发表三大检索收录论文 650 篇以上, 新增科研经费 1.2 亿元以上; 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 20 项以上, 其中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6 项以上,申报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 1 项。申报各类科技平台10 个以上,获批2 个以上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转让科技成果专利 6 项以上, 转让金额 1000 万元以上, 新建产学研基地15 家以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50 件以上。引进各类人才 200 人以上, 其中辅导员 20 名,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 10人以上。完成16 个新上专业自评估工作, 做好 3-5 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力争实现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的突破, 引进 2-3 名外国知名专家。本科生考研率达到 20%,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4%。落实好学校党代会提出的决策部署, 完成好今年的工作目标, 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 山东干部思想解放不够、 观念变革不深、 敢领风气之先魄力不足, 视野窄、格局小,遇到新矛盾新问题习惯于“向后看” 。面对国家的更高要求, 面对高校间的激烈竞争,面对学校发展的艰巨目标和任务, 面对师生校友、 社会大众对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渴望期盼,我们的思想需要再解放、 观念需要再更新。特别是立足国家战略全局,瞄准国家和省市重大需求,全面树立在贡献中求发展的思想需要进一步加强; 立足核心竞争力,强化特色、 塑造品牌,加快重点突破的思想需要进一步加强; 立足内部治理结构,强化改革创新驱动,突破思维固化的束缚,实现学院办大学的思想需要进一步加强。唯有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我们的道路方能越走越宽,我们的声音方能越来越亮, 我们的实力方能越来越强。第二, 牢牢把握住机遇。回顾学校发展历程, 既有见事早、 行动快, 抓住机遇干事创业的成功经验, 也有谋划慢、 行动迟, 错失良机的深切遗憾。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局面, 特别是国家、 省、市推进 “双一流” 建设, 加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我们必须抛弃被动应对和“等靠要”的惯性思维,牢固树立以主动求发展、 以贡献赢支持的意识, 争取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中领先一步, 在服务行业和地方发展中主动一步,在落实上级重大改革举措中先行一步,才能抓住更多的发展机遇,赢得更多的先发优势, 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第三, 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第一动力, 事业要发展, 根本靠改革。当前,推动学科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适应社会创新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引育高层次人才和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激励机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成果质量的科研组织机制、高水平服务内涵发展的管理机制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诸多综合性、 长期性存在但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根源在于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任务, 必须进一步推进综合改革,通过系统科学的制度设计,着力消除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形成学科、 人才、 教学、 科研和管理相互撬动、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师生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性, 为学校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第四,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整体来看, 我校干部觉悟高、 肯吃苦、 能干事, 但也有一部分人存在着责任担当不够、 职责履行不细、 团结协作不力、 干事粗放、作风不实、 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等问题,学校很多决策部署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很多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一分部署, 九分落实, 实现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干部,主要在落实。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希望学校各部门、 各单位和全体工作人员一定要崇尚实干、 力戒空谈、 精准发力, 增强落细落小落地落实能力, 让关系学校发展的各项举措落下去,让关乎师生利益的政策制度实起来。通过持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 出实招、 办实事、 求实效上, 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和学校决议决定得到认真贯彻落实。今年要加大对庸政懒政怠政行为的整治力度, 为学校改革发展营造踏实肯干、 勇于担当、 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三、强化学科建设统领作用,大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学科统领战略,进一步突出学科龙头地位,加快形成学科建设统领内涵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着力增强学科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着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以国家、 省、 市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 按照博士点申报、省市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学科建设 “十三五” 规划要求, 坚持 “一体两翼, 重点突破, 整体提升” 原则。以农业生物学科为主体, 以农业工程、 化学工程两大学科为两翼, 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 统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使用,加大对重点学科支持力度,建立支撑重点学科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机制, 同时, 支持和促进一般学科建设和发展,全面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积极推进 2017-2023年博士授权单位和博士授权点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二)着力推进学院层面的学科建设工作。学科建设重心在学院, 各学院要进一步增强学科建设主体意识,完善学院学科发展规划,加强学院内各学科顶层设计。学校将加大对学院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支持力度,支持学院积极进行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今年将制定并实施学科建设评价与考核办法, 明确校、 院、学科负责人的责、 权、 利, 进一步凸显学院在学科建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院、学科组和专家教师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新局面。(三)着力推进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总结学位点建设的经验教训, 凝练学科方向,细化质量标准,补齐学科短板, 加强指导服务, 为学位点申报做好充分准备, 力争2020 年有 3-5 个学科达到博士点申报条件,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或一级学科硕士点没有布满的学院都要有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加大招生宣传,改革研究生招生政策,着力提高研究生生源数量和质量,提高第一志愿录取比例;做好与默多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招生工作;扎实推进研究生培养创新改革,上半年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加强研究生导师遴选培训及学位论文过程管理, 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四)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今年, 学校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根据学科建设规划、 博士点建设要求和教学科研工作需求,按照“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数量与质量共提升” 的原则, 积极做好各类人才引进、 培养、 稳定工作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促进人才工作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长江学者、 国家杰青、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国家级人才的引进力度,做好长江学者、 国家杰青、 “四青” 人才、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工程的遴选和推荐工作,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高层次人才支撑。围绕学科建设整体提升和满足教学科研基本需要,做好教师国外访学、 国内研修、 学历学位提升、 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工作, 提高教师的教学、 科研和社会实践能力。制定优秀人才特支计划和优秀团队特支计划实施方案, 出台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发展的相关制度,激励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全力投入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完善人才评价、 考核、 激励与保障机制,切实做好对各类人才的关心、 服务和支持, 让全体教师都能够聚焦主业、 潜心学术、 追求卓越。(五)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既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水平的重要体现。今年将大力实施基础研究提升工程和科研团队建设工程,出台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快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承担高水平项目、产出重大成果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力争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方面实现新突破。(六)着力推进社会服务工作。对大学而言,做好社会服务是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职责, 也是扩大办学空间, 争取办学资源的重要途径。学校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社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从制度上保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优秀教师名利双收。当前要围绕乡村振兴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问题、 关键技术、 重点项目,抓紧制定我校助推乡村振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计划和具体方案,找准切入点, 迅速行动起来, 要加强组织领导, 整合学校各学科力量, 重点创新服务模式,充分体现我们的贡献度和展示度。要加快实施科研基地系统化推进工程,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基地布局;积极对接地方需求,推进新型农民培训等继续教育工作;出台有关办法,理顺我校东营研究院、西海岸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园区的管理体制, 加快园区条件建设, 规范运行机制, 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四、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校之本。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全面强化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 努力培养创新型、 应用型、高水平人才。(一)全面强化本科教学工作。高水平大学一定要有高水平的教学,高水平的教学才能培养高水平的人才。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挖掘专业课德育元素, 充实完善育人案例,着力强化专业育人和实践育人。以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建设为带动,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做强优势专业, 打造专业品牌。重点推进动物医学、应用化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4 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专业群建设,同时积极建设好风景园林、 水产养殖学、 植物保护3 个省级自筹经费立项建设专业 (群) 和土木工程、 动画、通信工程 3 个校级立项建设专业(群) 。积极开展好新上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做好专业设置与调整等工作。继续推进名校工程各类建设项目, 做好建设成果的集成与示范。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支持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积极推行启发式、 讨论式、 探究式、 参与式教学和案例教学, 鼓励教师开展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二)全面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坚持需求导向、 个性发展原则, 加强多元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加强校级教学实验平台、校内实训中心、 校外实训基地、 大学生创业中心等支撑条件建设,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以教师创新为引领, 以活动为载体, 以项目为驱动,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再上新台阶。做好2018 年各类科技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好 “挑战杯” “创青春” “互联网+” 等创新创业竞赛, 重点做好2018年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项目的遴选立项和推荐申报工作, 遴选一批创新创业品牌项目,做好孵化培育工作。(三)全面强化学生管理服务。全方位加强学风建设,进一步明确学风建设标志性指标, 建立学风评价体系, 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根据完全学分制要求, 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学生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学生管理模式创新。从小处着手, 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建立大学生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困难学生 “经济帮扶+素质提升” 双线资助模式, 深化学生宿舍精细化管理, 提高学生管理服务水平。 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 提高体育内涵建设水平,通过各类体育活动和竞技比赛,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培养学生敢于突破、 善于合作、 坚忍不拔、 永不放弃的精神品格, 推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注重班团建设和专业文化建设,办好校园精品文化活动, 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 做好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四)全面强化招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招生宣传,举办好中学校长进校园、 家长开放日等活动, 为考生提供优质咨询服务,积极应对高考及招生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新媒体和校友作用, 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 提高学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强化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多元化、全程化就业创业教育指导与帮扶机制, 促进大学生充分、 高质量就业。五、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有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国际交流合作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 也是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客观需要。要大力实施开放合作战略,着力提高我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 “一带一路” 等方面的国际化水平, 促进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一)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新时代需要造就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 熟悉国际标准、 具备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建设, 积极推进与美国莫瑞州立大学、英国赛马学校等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申报工作。 强化各学院 ( 部 ) 与国外院校、 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合作, 力争年内实现每个学院都有相互交流的国外院校或专业; 深化与加拿大 UBC 大学的合作, 积极引进其城市林学专业课程体系,尽快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国际化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我校留学生比例较低的短板和弱项, 抓紧建立面向全球的留学生招生机制, 通过政府和机构奖学金、校企合作、校校合作、 参加国际教育展等方式, 积极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同时不断提高留学生培养层次, 优化留学生结构; 进一步加强留学生教育和管理, 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增加英文授课专业,尽快形成从招生到培养、覆盖语言生和学历生的完善的留学生教育体系。(二)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设立 100 万元教师国外访学基金,为中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国外访学和深造机会。重点推进与默多克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各学院尤其是重点学科所在学院要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教师、 研究生参加雅思或托福考试, 选拔出符合入学条件的师生攻读本项目博士学位, 对于被录取的我校师生, 学校将有针对性地制定支持政策,鼓励更多教师增加国外学术背景。加大高层次外国专家及团队的引进力度。 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 结合我校重点学科建设, 积极与国家部委、 省市相关部门对接, 做好外专引智的联系、 申报和项目管理。(三)提升科研合作的国际化水平。深化与美国康奈尔、 美国北卡州立、 加拿大 UBC、 韩国首尔、 澳大利亚默多克等高水平大学的科研合作,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 (中心) 和国际产学研合作机构, 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创新国际产学研合作互动发展模式,积极承担聚焦国际科技前沿、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四)提升学校“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充分把握 “一带一路” 建设带来的机遇, 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化发展的空间。开展 “一带一路” 沿线国别与区域研究, 推动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走出去。筹备 “一带一路” 农业院校校长圆桌会议, 为师生参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创造更多契机, 提升学校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六、加强机制条件建设,全力支撑保障学校事业发展加强内部治理、改善办学条件是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内在支撑和外在保障。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契机, 进一步提升内部治理能力,激发学校建设发展活力; 以蓝谷校区入驻和平度校区建设为契机, 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 改善办学条件, 完善 “一校两地、 四区一园” 的办学格局。(一)加大综合改革力度。狠抓 “十三五”规划和第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落实工作, 把指标任务落实到每个单位、 具体到每个时间节点,确保学校今后一个时期按照规划目标实现战略发展。加强管理创新与实践,积极谋划多校区办学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不断完善学校办学新格局。进一步健全学术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等组织机构,修订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 提高学术事务管理水平。加强理事会、 校友会、 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 推进社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推进校院二级管理改革试点,适时扩大二级管理试点范围, 加快责权利“放管服”改革, 不断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真正将学院办学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莱阳校区管委会综合协调职能,加强海都学院科学化、 规范化、 制度化管理, 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强财务、 审计和政府采购等工作, 强化财务预算的刚性作用,继续坚持 “过紧日子” 思想, 严控一般性支出, 提高资金效益和工作效率。继续深化后勤管理改革,加强后勤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和考核,进一步提升后勤保障能力。根据上级绩效工资指导意见和精神,做好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测算、报批和执行等工作,尽早完成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改革, 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工会、 教代会、 共青团、 研究生会、 学生会及民主党派成员、 无党派人士、 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二)加大条件建设力度。按照 “明确定位、 统筹规划、 优化功能、 协调发展” 的思路, 加快各校区条件建设。城阳校区,上半年完成新建教学楼项目验收并交付使用,争取年底前启动研究生公寓项目建设; 组织实施好东苑 6、 14、 16、 18 号学生宿舍楼,38 个卫生间, 大学生活动中心改造, 部分路面维修, 教学楼窗帘改造,生物楼化学楼实验室粉刷,部分楼宇屋顶防水处理等修建工程,积极做好海都餐厅标准化改造, 设立教工餐厅, 进一步优化教学科研和生活学习条件。莱阳校区, 积极推进图书馆、 校内外道路、 农场围墙建设、 西门改造、 体育馆建设以及教室、 实验室升级改造等工程, 进一步提升莱阳校区办学条件。平度校区, 主动与平度市政府、 平度城投集团沟通协调, 争取年底前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和部分工程装修工作,为2019 年入驻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协调平度校区人才公寓项目建设。蓝谷校区, 在顺利入驻的基础上, 继续做好相关配套设施完善,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加快蓝谷校区后续建设推进工作。做好城阳校区、 平度校区和蓝谷校区相关实验室、实验楼规划布局和实验用房分配搬迁工作,推进校级公共教学实验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学校三层面科研平台体系,不断提升服务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水平。加强图书情报工作, 强化信息服务平台和学科大数据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学科各要素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加快智慧校园建设, 力争年内完成智慧校园全部工程项目和校园无线网升级扩容, 实现校园有线无线一体化。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及时解决师生关注的热点、 难点问题, 努力让全校师生有更多的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三) 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加强青岛农大精神的挖掘和凝练, 讲好青岛农大故事, 树立青岛农大形象, 彰显青岛农大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文化成果增量提质,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升级提格,着力加强廉政文化、 学术文化、 社团文化等可视化建设,做好校园文化产品设计开发推广工作,继续开展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网络文化节、 礼敬中国传统文化等活动。大力开展校内文明单位、 文明班级、 文明宿舍、 文明个人评选表彰等活动, 建立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加快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关键在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始终把党建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 各方面, 确保学校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大步前行。(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 十九届一中、 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 , 坚定“四个自信” , 努力投身学校内涵建设和改革发展。认真开展好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 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深入推进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 抓好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充分发挥教师工作部职能,扎实开展好教职工政治理论教育,组织好校领导“开学第一课” ; 全面落实学校 《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 , 建立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和监督体系,开展师德师风承诺践诺活动; 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做好各类舆情综合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加大基层党建工作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会、 “三会一课” 、 支部书记上党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 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党建品牌建设, 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坚持用 “好干部” 标准, 进一步做好干部岗位充实调整工作,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 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进一步加强干部挂职锻炼、 教育培训等工作力度, 不断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实行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年度考核, 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和中共山东省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 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修订后的省委实施办法。组织召开2018年全校党风廉政建设会议,逐级签字背书传导压力。扎实开展全校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专项督查,夯实“两个责任” 。 开展分党委 ( 党总支) 书记向校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工作,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 “一把手” 的监督。建立 “虹子清风” 廉洁教育讲堂,提升廉政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严格执行重大事项纪委备案制度, 加强对干部人事、 招生录取、 基建工程、 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监督。 进一步加大党务、 政务公开力度,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紧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加大违纪查处力度。各位代表, 同志们! 实现新阶段的宏伟目标, 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需要全校师生毫不懈怠, 戮力同心, 拼搏奋斗。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 认真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决策部署, 抢抓历史机遇, 思想再解放、 改革再深入、 工作再抓实, 振奋精神、 锐意进取、埋头苦干, 为早日建成优势突出、 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